善本、圖檔、竹簡、戲曲抄本等古籍,是祖先留下的智慧結晶,妥善保護它們并使之傳承下去,是一項與時間賽跑的浩大工程。據《齊民要術》記載,書籍修復的方法至少在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現(xiàn)。而隨著雕版印刷的興起,書籍的生產和傳播蓬勃發(fā)展,修復技藝也伴隨古籍千年流傳。古籍修復師們用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手藝,守護這些黃金般的書葉,使之歷經滄桑而又歷久彌新。
六集紀錄片《古書復活記》,12月14日起,每晚22:00檔,CCTV9,為您揭秘古書的“復活”之旅。
在古籍保護中,數字化掃描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古籍再生性保護的基礎。通過數字化掃描,古籍才能夠“化身千萬”,在新的紙張、縮微膠片、光盤、硬盤等介質中永久保存。正如紀錄片中所說:“掃描和拍照,是對古籍生命的再次延續(xù),無論制作成電子書等新的介質,還是影印再造,都會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數百甚至上千年前的珍貴古籍?!?/p>
讀者正在閱覽電子版古籍
漢龍公司作為國家圖書館的長期合作伙伴,提供的一系列數字化掃描設備在國圖的數字化項目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用于修復后古籍數字化掃描的設備,就是賽數系列掃描儀中以精度見長的OS14000掃描儀。賽數OS14000掃描儀專為大幅面圖書、檔案、字畫、地圖及各種圖紙的數字化掃描而設計,其超高精度、真彩色掃描鏡頭可以獲得極高的色彩還原度,完美再現(xiàn)原件的所有細節(jié)。
賽數OS14000 A2專業(yè)非接觸式古籍掃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