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9日,是第13個國際檔案日,讓我們把目光聚焦長期身在幕后默默奉獻的檔案守護者,向他們致以節(jié)日的問候!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召開了一場專家會議,來自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檔案工作者參加了會議交流,經大家討論決定成立國際檔案理事會(ICA)。會上通過了ICA的章程,章程中指出,世界各國的檔案工作者應共同努力“為了全人類”保護好檔案,開展鑒定并提供利用;檔案和文件作為全世界共享的遺產和全人類一樣具有同一性。
2007年11月,為了慶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紀念日,ICA全體成員在加拿大魁北克舉行的年度全體會議上投票決定,將每年的6月9日定為國際檔案日。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檔案局決定自該年開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國際檔案日”作為檔案部門的宣傳活動日。
檔案文獻遺產作為承載社會發(fā)展和文明賡續(xù)的歷史憑證,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對珍貴檔案文獻遺產開展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對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推動文化傳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檔案日作為世界檔案界一個盛大節(jié)日,為世界的檔案工作者推動本國檔案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契機,有助于提升檔案在大眾、政治家、決策者以及贊助機構中的地位。鼓勵新的用戶和擴大用戶基礎,改變檔案部門和檔案專業(yè)的形象,讓檔案界發(fā)揮出它最充分的意義,從而建立起更大的信心和與社會的互動。
漢龍公司自1992年成立,長期專注于檔案保護工作,其檔案數(shù)字化設備、數(shù)模整合、仿真復制、檔案修復、檔案脫酸、殺蟲抑菌、清潔除塵、館藏環(huán)境有害氣體治理等設備和服務廣泛應用于國內檔案系統(tǒng),與中央檔案館、中國diyi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黑龍省檔案館等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多年來累計為數(shù)萬卷珍貴檔案提供了原生性或再生性保護,為檔案文獻遺產的拯救與保護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檔案系統(tǒng)典型案例
中央檔案館、中國diyi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國家檔案局科學技術研究所、北京市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天津市檔案館、重慶市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黑龍江省檔案館、內蒙古自治區(qū)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遼寧省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江蘇省檔案館、陜西省檔案館、山東省檔案館、上海市浦東新區(qū)檔案館、外交部檔案館、北京市城建檔案館、北京市公安局檔案館等。